发布时间:2016-11-14作者:鲍世修来源:
“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制造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产业发展亟须寻找新的增长点。当前,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正在孕育,其核心是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其对能源领域、材料领域和生物科技领域的渗透。这就要求中国制造业必须实现从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的转变,增强对全球产业链、创新链和需求链的整合能力。要发挥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联动作用。通过适应信息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技术发展方向,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着力推动传统制造业部门的改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创新联动,可以更好地优化制造业生产过程,改善商业模式,降低成本水平。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制造业部门生产要素的战略性转换,提升无形资产等在制造业投资中的比重,发挥品牌效应,构建制造业长期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同时,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企业的主体作用和政府的促进作用,处理好政府职责与产业特征相匹配、公共政策与市场机制相结合、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相补充等问题。(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