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讯息 首页 > 统战理论 > 工作讯息
沈阳市统战理论研究会在换届中求新
发布时间:2015-04-16作者:沈桐萱来源:沈阳同舟网

    沈阳市统战理论研究会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成立的地方性社团组织。长期以来,沈阳市依托这个平台卓有成效地开展了统战理论研究活动,也形成了一定的工作惯性。去年,按章程规定到了换届期限。时值国家对社团组织开展了治理整顿,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统战理论研究会面临着——存、废、改的抉择。市委统战部研究决定,研究会应该予以保留,但要严格按有关整顿社团的文件精神规范组织机构和行事规则,并要在换届筹备中着力研究如何适应新形势、求得新发展的问题。一些原来的习惯做法已经不适应新的要求,换届筹备工作必须“重打鼓,另开张”。经过认真研究和准备,今年4月8日,沈阳市统战理论研究会换届大会顺利召开,并让与会人员共同嗅到了一丝丝新鲜气息。

    名称新,赋予了新职能。在换届会通过的《章程》中明确:原来的“沈阳市统战理论研究会”改称“沈阳市统战理论(统战文化)研究会”。并规定:在开展具体的活动时,可以使用全称,也可视情单称“沈阳市统战理论研究会”或“沈阳市统战文化研究会”。这名称的改变并非增加个“时髦”词汇,而是为研究会赋予了新的职能。2011年以来,通过学习领会党中央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战略部署,市委统战部明确认识到统战文化建设和文化统战工作的重要意义。并开始利用“统战理论研究会”这个工作平台,循着开拓统战文化社会宣传路径,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期间,因“法宝扇”设计制作竞赛、“牵手文明”网上签约活动等助力沈城创建文明城市取得实效,市委统战部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创城工作“贡献单位”。总结这些工作经验,市委统战部决定通过这次换届,进一步为“研究会”明确了统战文化研究、传播的职能定位,并在名称上打出了“统战文化”旗号。今后,“研究会”将更加自觉地开展统战文化的研究和传播工作,一系列“文事”将陆续出台。目前,正积极筹备成立“统战人物纪传编研中心”,开拓统战文化建设新领域。

    体制新,适应了新形势。为适应全面依法治国新形势和社会团体治理整顿的新规范,会议筹备过程中,市委统战部为研究会作出了一系列制度安排。首先,在《章程》中进一步明确了研究会的法律地位及与市委统战部的关系。明确规定:中共沈阳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作为研究会的主管单位负有领导和监督之责。会上,由市委统战部主要领导同志宣布,指定一名部班子成员负责研究会日常工作的联系和指导。其次,进一步明确了研究会实行团体会员为主,个人会员为辅的组织体制。由团体会员(包括参与组成理事会的团体会员)指定代表人参加研究会有关会议和活动。这样安排可以保证研究会的组织构成符合治理整顿的新规范,又能保证不因相关同志工作调动及兴趣转移而影响到研究会组织体系的完整健全。作为尝试,吸收了市党建研究会、政协理论研究会、孔学会等社会组织为团体会员,探索研究会把影响力拓展到各类社会组织中去的新路径、方法。个人会员多为历年来涌现出的有较强研究能力的论文作者,用以保证全市统战理论研究骨干队伍的相对稳定。再次,组建了全新的研究会领导班子。原来兼职的统战部领导同志一律退出,新一届会长由市委统战部遴选邀请了省内知名学者林木西同志(中共党员、历任四届市政协常委)担任,副会长由各民主党派、统战团体推荐的符合相关要求的人选担任,多为党派群团中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不驻会副主委(主席),另有孔学会会长一人。这样组建研究会领导班子,即突出了研究会的统战特色,也突显了非政府社会组织特色。

    目标新,明确了新方向。市委统战部与这次换届会议并行召开了全市统战理论工作会议。有关领导在讲话中对今后的统战理论研究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研究会建设方面,提出了要把研究会建成“一个政治强、业务精、合规矩、有特色、起作用的工作平台”,要“办成一个创新型、智库型的社会组织”。在理论研究工作风气方面,提出求真务实、务求实效的原则要求。申明理论研究的首要目标要指导实践,要化理论创新成果为实践创新成果。在工作思路上,提出了统战理论研究与统战文化传播要互相促进,双轮驱动的新设计。工作方法上,提出了贴近中心,服务大局,注重调研,应变求新相关要求。